股权怎么设计
股权设计没有万能公式,核心是先保创始人控制权,再为合伙人、员工、投资人分层分权;通过一元、二元或4X4架构把控制权、分红权、表决权拆开,用期权池锁定人才,用股东协议约定进入退出规则,并随融资阶段动态调整,才能既融到资金又守得住公司。
一、先定控制权:创始人必须当“老大”
初创期创始团队合计持股最好不低于七成,避免股权分散导致僵局;若后续必须稀释,可提前设置AB股、一致行动协议或章程同股不同权,把投票权留在创始人手里。
二、选架构模式:一元、二元还是4X4
一元架构把股权比例、表决权、分红权三者合一,简单但易僵局,适合股东高度信任的微型团队。
二元架构让表决权与分红权分离,创始人持高表决权股票,投资人拿高分红权股票,既保控制又满足回报。
4X4架构把股东分为创始人、合伙人、员工、投资人四类,分别设定比例与权利,灵活性最高,适合需要大量人才与多轮融资的创业公司。
三、预留期权池:提前锁定人才
公司成立时就划出10%—20%股权作为期权池,由创始人代持,按四年成熟、每年25%的节奏授予核心员工;离职未行权部分公司可回购,既激励又约束。
四、合伙人股权:早分、动态、绑定
股权分配方案应在公司设立前落地,写入章程;合伙人间根据贡献设定比例,并设计四年绑定机制,未满年限退出只保留已成熟部分,避免人走股留。
五、投资人条款:分轮释放、优先权利
融资采用“小步快跑”,每轮释放10%—25%,配套优先分红、优先清算、反稀释条款,但限制投资人表决权,确保创始团队在董事会占多数席位。
六、退出机制:股东协议一次写清
协议中明确股权转让限制、优先购买权、估值方法、争议解决方式;合伙人中途退出,公司可按预设价格回购其未成熟股权,防止纠纷。
七、动态调整:随业务阶段升级
种子期重合伙人内部分配,天使期引入首批资金并扩大期权池,成长期用二元架构对接机构投资,成熟期再推限制性股票或虚拟股,让控制权、激励与融资需求始终匹配。
您好,请


微信沟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