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同拟定要注意什么
一份可落地、可执行的合同需在主体、标的、价款、履行、违约、争议解决六大环节逐项把关,并辅以清晰的附件、送达及生效条款,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交易风险。
一、主体信息核对
核对合同当事人全称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、住所、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姓名及联系方式,确保与工商登记一致,并留存最新营业执照复印件及授权委托书,防止无权代理或主体注销带来的履行障碍。
二、标的与质量条款
标的名称、规格型号、数量、计量单位必须具体明确。质量标准应写明国家、行业或企业标准编号,并约定检验期限、检验方法、不合格处理方式,避免“按需供货”“以实收为准”等模糊表述。
三、价款与支付方式
列明含税单价、总价、币种、税费承担方及开票信息。付款节点应与交付节点对应,可约定预付款比例、进度款条件、质保金比例及释放条件,防止付款义务与交付义务脱节。
四、履行期限、地点与方式
写明交货或服务完成的具体日期、地点、运输方式及费用承担方。对于分批履行,应列明每批次的数量与时间节点,并约定提前或延迟履行的通知义务。
五、违约责任
违约金或赔偿金额应具体可计算,可约定逾期交货每日违约金比例、质量不符的退货及赔偿方式,并设置最高限额。对不可抗力导致的迟延履行,应及时书面通知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。
六、争议解决与送达
优先约定协商、调解前置程序,协商不成时选择诉讼或仲裁,并明确管辖法院或仲裁机构。合同尾部应列明各方送达地址、电子邮箱及变更通知义务,确保法律文书能有效送达。
七、附件与生效
技术协议、报价单、图纸等附件应编号并作为合同组成部分,与主文冲突时以主文为准。生效条件可约定“自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”,并注明合同份数及各方持有份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