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权怎么设计?一起来了解一下
股权设计没有万能模板,只要抓住“先定人、再定量、再定机制”三步主线,再辅以“控制权、退出、融资”三大模块,就能把创始人、合伙人、员工、投资人四类角色装进一张可进可退的架构表。落地分六步:选主体→划比例→留期权→写协议→搭平台→设动态。
一、先选持股主体
自然人持股简单直接,但控制权易分散;有限公司持股便于资本运作与风险隔离;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掌握决策,适合股权激励与外部资金。
二、四类人股权比例区间
创始人20至30且表决权可放大;合伙人8至15;员工期权池10至25;投资人天使轮10至20,A轮15至25,后续同比例稀释。
三、三条表决权红线
67为绝对控制,可改章程;51为相对控制,可定日常经营;34为一票否决,守住底线。
四、预留期权与成熟机制
预留10至20股权作期权池,按4年成熟期逐年解锁;离职或业绩未达标触发回购,回购价按原始出资加同期贷款利息或净资产估值计算。
五、股东协议四件套
退出机制列明过错、无过错、离职三种情形及回购价格;竞业限制约定违约金或强制回购;一致行动条款把表决权委托给创始人;重大事项否决权涵盖合并、分立、上市等关键决策。
六、动态调整条款
每轮融资或重大人事变动时,重新评估四类股东贡献,必要时用增资扩股或股权转让调整比例,确保“贡献与股比正向相关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