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工风险防范
用工风险防范要把“制度建设、流程控制、风险预警”三件事一次做到位——先建立合规管理体系,再通过分级分类管理把风险点写进制度,最后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,才能把社保、工伤、解除、混同用工等高频风险降到可控范围。
一、事前防范:把风险挡在入职前
招工时核验劳动者学历、前单位解除证明,确保“人岗证”一致,避免双重劳动关系。
五险开户必须全,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缺一不可;入职当月即参保,超两年补缴法院不再受理。
重大危险岗位先体检再上岗,书面告知职业危害并留存签字,防止因未履行健康检查导致合同解除无效。
二、制度落地:用流程锁死高风险点
工资月结月清,现金发放须员工手写收据并同步录像,考勤、工资条、聊天记录按月归档,争议时可自证已足额支付。
加班实行“审批+倒休+加班费”三件套,休息日加班优先安排调休,无法调休的按200%计酬,审批单与考勤记录匹配留存。
关联企业交替用工须通过书面协议划分责任,工资、社保、个税分主体独立核算,防止被认定为混同用工而承担连带责任。
三、解除管理:程序合规才能“好聚好散”
单方解除前必须完成职业健康检查、书面通知工会并留存回执,计算经济补偿时把年终奖、津贴一并计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。
对涉密或特殊岗位优先走“协商解除”,同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并按月支付补偿金,违约金条款不得超过已支付补偿的三倍。
建立用工专项合规委员会,HR、法务、财务、审计联合审查解除证据链,确保“事实—程序—补偿”三关一次性通过。
四、事后救济:留痕复盘形成闭环
发生争议后5日内启动内部调查,形成书面报告并同步更新风险数据库,作为下一轮审计重点。
每季度盘点一次工伤、社保、解除案件数据,指标异常立即倒查制度漏洞,动态调整用工政策,实现持续改进。
您好,请


微信沟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