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应该用工风险如何防范?
跨境电商企业在用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,如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、招聘环节存在欺诈等。为有效防范这些风险,企业需从多个方面入手,构建完善的用工风险防范体系。
一、事前风险排查
企业应定期开展劳动用工风险排查,审阅现有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及相关用工协议文本,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访谈,排查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风险。同时,还需对业务架构及货、款运转流程进行了解,排查业务过程中的可能产生的经营风险。此外,对跨境电商企业商标、专利布局状态进行评估,并出具风险排查报告。审阅常用交易合同范本,评估交易风险。若企业有需要,还可审阅现有股东协议、公司章程等文件,排查公司治理风险。
二、招聘环节风险防范
在招聘环节,企业需警惕各种招聘陷阱。例如,一些企业会以“轻松工作”为名,实则要求员工长时间加班且无加班补偿。还有些企业会伪装成正规企业,以“高薪急聘、无需经验”等话术为幌子,借“内部培训”骗取费用。求职者可以通过查看官网更新频率、社交媒体互动情况等方式,验证招聘的真实性。此外,企业以“内部推荐费”为诱饵拉人头可能涉嫌传销。若企业强调“团队扩张”“快速裂变”并承诺高额推荐奖励,求职者需高度警惕。
三、事中风险管理
在日常经营中,企业应提供法律咨询,及时获取专业建议。对于知识产权方面,企业需评估卖家因知识产权侵权/被侵权导致的商品链接被封、店铺冻结等情形,并提供指导建议。同时,还需针对因侵权、TRO、平台合规审查、绩效资质过低等引起的封号提供紧急应对建议,保障交易安全。在合同/函件起草审阅方面,企业应确保合同的合法性与合规性。
四、事后风险应对
一旦出现用工风险,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。例如,若企业以“流程审批”为由长期拖延薪资,可能反映其财务困难或恶意拖欠。求职者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薪资发放时间与方式,若出现拖延,应及时沟通并保留证据,必要时申请劳动仲裁。此外,企业以“合作创业”为名骗取资金的骗局也时有发生。求职者应谨慎投资,核实项目合法性。
五、加强员工培训与教育
企业应为员工提供知识产权风险筛查、权利保护、侵权应对等内容的培训,提升企业业务人员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,降低知识产权风险。同时,企业还需加强员工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,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