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多久会被注销
营业执照被吊销后,企业法人资格仍存续,但营业资格终止。企业需在吊销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,并在清算结束后主动申请工商注销。若满3年仍未申请注销,登记机关可依法启动强制注销程序,公告60日后完成注销。
一、吊销的法律后果与清算义务
吊销性质:吊销是工商机关对违法企业的行政处罚,企业丧失经营资格,但法人资格仍存续,需承担债务及清算责任。
清算时限:根据《公司法》,企业应在吊销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,启动清算程序,清算期间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。
二、主动注销流程与材料
清算步骤:
成立清算组并备案;
发布债权人公告(公示期45天);
结清税款、债务,取得《清税证明》;
编制清算报告,经股东会或法院确认。
工商注销材料:
《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》;
股东会决议、清算报告;
营业执照正副本(吊销后仍需提供);
清税证明及罚款缴清证明。
三、强制注销制度与期限
强制注销条件:企业被吊销满3年未主动申请注销,登记机关可依法启动强制注销程序。
公告与异议期: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60日,期间债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异议;公告期满无异议的,登记机关直接注销。
法律后果:强制注销后企业法人资格终止,但股东及法定代表人仍需对未结债务承担连带责任。
四、风险提示与建议
信用影响:被吊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3年内不得担任新公司高管,个人信用记录不良将保持7年。
及时行动:企业应主动完成清算和注销,避免因拖延导致罚款、失信或强制注销等更严重后果。
总结:营业执照被吊销后,企业需在15日内启动清算,并在清算完成后主动申请注销;若满3年未申请,登记机关将依法强制注销。企业应尽早履行清算义务,避免法律风险及信用损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