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照后证”就是不用办证?办完营业执照就可以运营吗?
什么是“先照后证”?在大部分情况下经营者只需向工商部门申请到营业执照,就可以开业经营,但对于一些特殊行业而言,因经营范围涉及到许可经营项目,必须持有相关经营许可证才能开展经营活动。许可经营项目根据办理时间的不同,分为前置审批和后置审批,在过去,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前置审批项目,而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,如今已变成后置许可项目。
所谓后置许可,就是打算从事餐饮业的经营者,可以先办理营业执照,再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,由“先证后照”变为“先照后证”。“先照后证”作为国家简政放权、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,不仅大大提升了登记效率,还为市场主体先期发展争取了大量的时间,经营者们可在等待下证期间开展一些筹备工作。但是,一些经营者以为“先照后证”就等于在未取得许可证之前可以开业经营,甚至等同于“不用办证”,这个想法是错误的。
对于餐饮经营者,取得营业执照只表示拥有了市场主体资格,并不代表具有经营资格。我国《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》中有规定,从事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活动,应当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,方能开展经营。对于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就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餐饮行业经营者,若违法生产经营的餐饮食品其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,将被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;货值达到1万元以上的,将按照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进行罚款。
餐饮经营者一定要等到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都拿到手后,才能开展经营活动,无证经营是违法的。若您还想了解更多企业经营相关规范,可以联系在线客服,我们可为广大经营者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。
